全临床试验实验室检查指标解读,建议收

血常规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运输氧的特殊蛋白质,是使血液呈红色的蛋白;

生理情况下,人体每天约有1/红细胞衰亡,又有1/红细胞产生,保持动态平衡。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具有相同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1、剧烈呕吐、严重烧伤、严重腹泻、大量出汗等导致血浆水分丢失

2、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肺疾病和血管畸形

临床意义↓:

1、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等

2、失血:急性失血、消化道溃疡、钩虫病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具有吞噬异物并产生抗体的作用、机体损伤的治愈能力、抵御病原体入侵的能力、对疾病的免疫抵抗力。

白细胞可细分为5个类型: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由于中性粒细胞占比约50%-70%,故白细胞增多减少通常与中性粒细胞具有相同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计数

临床意义↑:

1、急性感染或炎症:中耳炎、脓肿、扁桃体炎、肺炎、白血病等

2、广泛组织损伤或坏死:严重外伤、大面积烧伤

3、急性大出血、急性溶血、急性中毒

4、恶性肿瘤

临床意义↓:

1、伤寒、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缺乏症、脾功能亢进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临床意义↑:

1、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

2、寄生虫病:蛔虫、血吸虫等

3、皮肤病:急性和慢性荨麻疹,接触性皮炎

临床意义↓:

1、伤寒和副伤寒

2、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3、应激状态:大手术、烧伤等

嗜碱性粒细胞计数

临床意义↑: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和脾切除术后

淋巴细胞计数

临床意义↑:

1、病毒感染: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

2、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3、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临床意义↓:

放射病、使用皮质类固醇后,胸腺瘤、淋巴瘤

血生化

一、肝脏相关检测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人体各组织:肝、肾、心、肌肉都含有ALT和AST

因此只要有组织细胞损伤,都会出现ALT和AST升高;

其中以肝细胞ALT活性最高,因此是肝细胞受损最敏感的指标之一

临床意义↑:

1、肝胆疾病:急性传染性肝炎,中毒性肝炎,重症肝炎,急性肝坏死,肝癌,脂肪肝,胆管炎,胆囊炎

2、心血管疾病:心肌梗塞,心肌炎,充血性心力衰竭

3、骨骼疾病:多发性肌炎,肌营养不良

4、药物引起:氯丙嗪,水杨酸,有机磷,抗癌药物等引起肝损伤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AST主要分布在组织细胞内,尤其在心肌细胞中较多,肝脏次之

临床意义↑:

1、心肌梗塞

2、各种肝病

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

总胆红素包括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

临床意义↑:

1、急性黄疸型肝炎、重症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

2、胆道结石、胆道梗阻、肝癌

3、溶血性贫血、恶心疟疾

单胺氧化酶(MAO)

血清单胺氧化酶的活性升高与组织的胶原纤维增生有关,但机体有纤维化的疾病时常有MAO升高

临床意义↑:

1、肝硬化

2、肝癌

3、进行性全身性硬皮疹,慢性心力衰竭

碱性磷酸酶(ALP)

ALP主要来自肝细胞和毛细胆管的微绒毛,但胆汁排出不畅,毛细胆管内压力升高时,可诱发产生大量ALP

临床意义↑:

1、阻塞性黄疸,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坏死

2、原发性和继发性肝癌

3、骨骼系统疾病,肿瘤,佝偻病

二、肾脏相关检测

尿素氮(BUN)

BUN主要经过肾小球滤过,从小便中排出体外,当肾小球受损时滤过率降低时,血BUN升高

临床意义↑:

1、肾脏疾病: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动脉硬化症,肾结核,肾肿瘤,尿路结石

2、大面积烧伤,甲状腺功能亢进

临床意义↓:

严重肝脏疾患

尿酸(UA)

UA是体内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由肾小球滤过;

当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时,尿酸潴留血中,是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的早期指标

临床意义↑:

1、肾脏疾病:急慢性肾炎、肾结核、肾盂肾炎,肾盂积水

2、痛风

3、白血病及其他恶性肿瘤

临床意义↓:恶性贫血

肌酐(Cr)

当肾实质受损时血中肌酐浓度升高,这是检测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

临床意义↑:

1、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肾脏损害,急性、慢性肾功能不全

2、心肌功能不全

临床意义↓:肌肉萎缩

三、血脂相关检测

总胆固醇(TC)

胆固醇是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胆汁酸和维生素D等的重要原料,也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临床意义↑:

1、冠心病、心肌梗塞、动脉粥样硬化

2、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衰退

3、胆总管阻塞

临床意义↓:

1、严重肝脏疾患:重症肝炎、急性肝坏死、肝硬化

2、严重营养不良

3、严重贫血

甘油三脂(TG)

TG主要存在于前β脂蛋白和乳糜微粒中,直接参与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的合成,也是机体贮存能量的形式

临床意义↑:

1、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综合征,原发性高脂血症,糖尿病,脂肪肝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HDL可将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并以胆汁形式排出体外

因此被称为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因子

临床意义↓:

1、冠心病、心肌梗塞、动脉粥样硬化

2、慢性肝炎、肝硬化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LDL把胆固醇带到组织中

临床意义↑:

1、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疾病

四、蛋白与血糖

总蛋白(TP)

(同白蛋白)

白蛋白

白蛋白几乎由肝脏合成,具有结合、转运其他分子、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等重要作用

临床意义↑:

1严重失水、血浆浓缩:呕吐、腹泻、发热、休克

临床意义↓:

1肝细胞病变: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坏死,肝癌,肝功能受损

2蛋白质丢失过多:肾病综合征,大面积烧伤

3蛋白质摄入不足:营养不良,慢性腹泻

球蛋白

临床意义↑:

1慢性肝脏疾病:肝硬化、慢性肝炎

2胶原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3骨髓瘤、淋巴瘤

临床意义↓:

1先天性免疫缺陷

肌酸激酶同工酶(CK)

CK由M和B两个亚单位组成,组合成CK-BB、CK-MM、CK-MB三种同工酶;

CK-BB主要存在脑、前列腺等器官;CK-MM主要存在于骨骼和心肌;CK-MB主要存在心肌。

CK-BB增高:脑外伤,脑血管意外,脑手术后

CK-MM增高:肌肉损伤,肌肉注射后

CK-MB增高:心肌损害

血葡萄糖(Glu)

临床意义↑:

1、胰岛功能低下

2、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

临床意义↓:

1、饥饿、妊娠、剧烈运动

2、胰岛素分泌过多

3长期营养不良、严重肝炎、肝硬化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临床意义↑:

表明糖尿病患者过去1-2月内血糖未能有效控制

五、无机化合物

钾(K)

临床意义↑:

1、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2、肾功能不全、尿毒症

3、溶血、烧伤、酸中毒

临床意义↓:

1、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2、严重呕吐、腹泻

钠(Na)

临床意义↑:

1、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严重脱水、垂体瘤

临床意义↓:

1、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2、严重呕吐、腹泻、肾病综合征、尿崩症、慢性肾功能衰竭

钙(Ca)

临床意义↑: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临床意义↓:

1、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2、VD缺乏症

3、营养不良

4、肾脏疾病、尿毒症

氯(Cl)

临床意义↑:

1、肾功能衰竭、严重脱水

2、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临床意义↓:

1、肠胃引流、严重呕吐、营养不良

2、糖尿病酸中毒

3、肾功能衰竭

六、内分泌激素

血清促甲状腺素(TSH)

临床意义↑:原发性甲状腺功能衰退

地方性缺碘性甲状腺肿大

血清总甲状腺素(TT4)

临床意义↑:甲状腺功能亢进

临床意义↓:甲状腺功能低下

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

同TT4

血清游离T3和T4(FT3、FT4)

游离T3和游离T4不受血液中甲状腺素结合球蛋白改变的影响,因此直接测定FT3和FT4对了解甲状腺功能比总T3和总T4更有意义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胎盘产生的一种糖蛋白,含有α和β两个亚基

β-HCG的抗原性强,是早期妊娠的灵敏指标

血清胰岛素

临床意义↑:I型糖尿病

临床意义↓:肢端肥大症,库欣综合征

血清C肽

临床意义↑:I型糖尿病

临床意义↓:胰岛细胞瘤,胰岛素抵抗

尿常规

尿常规检测结果多为定性结果

PH

酸度增高:

1、代谢性酸中毒

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3、痛风

碱性增高:膀胱炎、代谢性碱中毒

透明度

白色浑浊:脓尿、菌尿、脂肪尿

红色浑浊:血尿

尿比重

临床意义↑:

脱水、蛋白尿、糖尿、急性肾炎、高热

临床意义↓:

肾浓缩功能受损: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炎多尿期、尿毒症多尿期

尿蛋白

临床意义:各种肾炎

尿糖

临床意义:原发性糖尿病

尿酮体

临床意义:糖尿病酮中毒、严重妊娠反应

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HCG是胎盘绒毛膜滋养层细胞产生的激素

在受孕后10-14天开始分泌

60-70天达到峰值

以后逐渐减低维持至分娩

病毒学检查

乙型肝炎(HBV)

丙型肝炎(HC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

以上已涵盖了绝大多数项目的检测结果

建议收藏工作中需要时可随时翻阅

……

欢迎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ww.com/wadzz/99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