⑵冷凝集素试验:本病患者的血液中含有冷凝集素(绝大多数为igm,仅极个别为iga 或igg),在寒冷和补体参与下,冷凝集素与自身红细胞发生凝集
⑴外周血象:急性型患者常有较重贫血,慢性型和亚急性型患者的贫血大多较轻大多数病例血红蛋白<60g/l,球形和嗜多色性红细胞多见急性型的网织红细胞常>10%,慢性型者有时减少,主要原因是igg 抗体可以与幼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结合,使骨髓中的幼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减少,亚急性型者多轻度增加,再障危象时网织红细胞可极度减少白细胞总数通常升高,可出现类白血病反应如无even 综合征时,血小板通常正常
⑵尿:反复发作者出现含铁血黄素尿
⑷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 test):此试验结果阳性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本试验分为直接试验(direct antiglobulin test,dat)和间接试验(indirect antiglobulin test,iat),前者是测定吸附于红细胞表面的不完全抗体,后者是测定血清中游离的不完全抗体本病这两种试验大多呈阳性,但极少数患者(2%~4%)试验结果始终阴性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与抗人球蛋白试验的敏感性不强有关当每个红细胞表面附着的igg 分子为40~200 个时,已可引起溶血,但由于igg 分子数量不足,直接试验可呈阴性反应只有当每个红细胞表面的igg 分子达到200~500 个以上时才能测出阳性结果为了提高本试验的灵敏度,目前已有人应用放射免疫或补体结合抗体消耗试验等测定红细胞表面每一个igg 分子,以证实本病的诊断此外,本试验阴性也与所用抗人球蛋白试剂的局限性有关,这是因为有0.5%~2.5%的患者仅有iga 自身抗体而无igg 和igm 抗体,对于这些极少数病例,可用其抗人球蛋白iga 特异血清直接检测
1.温抗体型
⑸酶处理红细胞凝集试验:将经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或菠萝蛋白酶处理的rh 基因型的o 型红细胞分别与病人血清孵育,发生凝集反应者说明病人血清中存在抗红细胞游离抗体温性自身溶血素(igm)可使酶处理红细胞直接溶解
实验室检查:
⑶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⑹骨髓象:骨髓红系统明显增生
本试验阳性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在4℃本试验滴度增高,效价可高达1∶1000 以上,少数患者在2~5℃时其效价为1∶(16~256)温度接近体温时凝集现象则消失
在有些继发性aiha 患者,其原发病常在出现溶血性贫血之后才出现,因此,长期追踪观察,可及时发现原发病此外,血清学检查结果也可能有助于原发性与继发性aiha 的鉴别一般而论,igg 型多见于慢性原发性患者,而igm 型与补体型多见于继发性患者对于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的可疑病例,其诊断依据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反应来判断如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后有效,结合临床上亦可考虑本病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血红蛋白尿发作时,常呈现阳性,溶血发作间期为阴性
⑷其他辅助检查:常规做x 线胸片、b 超和心电图等检查,其他根据临床需要选择
⑶冷热溶血试验阳性:本病患者的血清中含有自身冷溶血素(属非凝集素性igg),是抗红细胞的自身冷抗体当患者全身或局部处于16℃以下时,冷抗体与自身的红细胞相结合;然后加入与病人红细胞血型相配的血清或豚鼠血清(提供补体),当温度升至37℃时,即发生溶血本试验阳性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
⑶胆红素和珠蛋白测定:血清间接胆红素增加,尿胆原增加,结合珠蛋白降低或消失
⑵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发病病情进展时脆性增高,症状缓解时可正常
2.冷凝集病
⑴血象:轻至中度贫血,血涂片:红细胞形态可正常
诊断:根据有溶血的临床表现,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即可作出诊断诊断成立后,还应进一步确定是原发性或继发性对此,可结合临床表现进行考虑
3.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
⑴血象:具有典型血管内溶血的血液学检查结果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产生了抗自身红细胞的抗体,而使自身红细胞破坏产生的溶血是溶血性贫血中最常见的类型
冷凝集素病和pch 的诊断,除根据临床表现和抗人球蛋白试验外,前者冷凝集素试验阳性,后者冷热溶血试验阳性,均具有确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