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保健No29预防春季传染病

求分享求收藏求点击求在看

春季是传染病高发季,为切实加强疫情防控及春季传染病防控工作,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保障我园师幼身体健康。壹迪优幼儿园后勤组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春季传染病预防知识培训》活动。

在培训会上,保健医针对诺如病毒、手足口病、水痘、猩红热、流行性感冒等传染病,图文并茂的从传播途径、临床表现、预防措施等多方面作了详细的介绍,对春季传染病的防控也做了指导和要求。

教老师们认真聆听,积极主动学习,对晨午晚检、全日观察、各项消毒、疾病追踪等预防性工作再一次深入了解。切实做到密切注意班内幼儿的身体情况,配合落实相关工作。从细节入手,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做好班级卫生消毒及幼儿保育工作。

通过此次培训,使教师们了解传染病的种类及危害,对幼儿园传染病有了更深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了预防传染病操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既增强了教师的工作责任心,也确保了园内预防春夏季传染病各项措施的顺利实施。我园将继续做好传染病预防性的传染病宣传和防控工作,为幼儿创设“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春季常见传染病相关小知识

1.诺如病毒

感染诺如病毒后最常见的症状是呕吐、腹泻、恶心,或伴有发热、头痛等。儿童大多表现为呕吐、恶心,成人以腹泻为多,呕吐少见。诺如病毒持续时间短,突发突止,病程一般为2~3日,恢复后无后遗症。诺如病毒传染性强,不到个病毒就能使人发病。容易造成小范围聚集性疫情。与食物中毒只通过食物传播不同的是,诺如病毒可通过食物、水、病人呕吐产生的气溶胶等方式进行传播。

预防措施:

1.做好日常各项清洁消毒工作,避免诺如病毒的接触传播。2.勤洗手,注意个人清洁卫生,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至少20秒以上,酒精或免洗洗手液并不能去除病毒。3.生熟食品要分开,避免交叉感染。4.食物要彻底加热,慎食生食水产品。5.餐具和接触食品的工具、用具要清洗和消毒。

2.手足口病

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疱疹液而感染。主要症状为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预防措施:

1.勤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经常通风,勤晒衣被。2.儿童玩具和常接触到的物品应当定期进行清洁消毒。3.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4.避免儿童与患手足口病儿童密切接触,流行期间不去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场所。

3.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主要特征为发热、咽部红肿、疼痛、皮肤出现弥漫性红色皮疹和疹退后脱屑等。少数患者恢复期可出现变态反应引起的肾炎风湿热等非化脓性并发症。

预防措施:

1.在猩红热高发季节与地区出入应佩戴口罩。

2.注意手卫生,勤洗手。饭前、便后,或者接触到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后一定要洗手。

3.患者应该隔离,直到鼻咽分泌物培养3次皆呈阴性为止,一般隔离3~4周以上。

4.患者衣被要晒洗,用具、食具随之消毒,不要和患者共用餐具、玩具、被褥等。

5.适当增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

4.水痘

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预防措施:

1.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2.流行期间与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3.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5.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如高热、头痛、全身酸痛、软弱无力等,而呼吸道症状较轻。流行性感冒主要通过接触及飞沫传播,传染性强,轻症患者病程短,常呈自限性,重症患者需进行药物治疗,一般可治愈。

预防措施: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病人。

2.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或有流感患者接触史,应居家休息,尽早就医。

3.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4.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5.接种流感疫苗

END

图文编辑

汤雅洁

文章审核

杨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ww.com/wazlyy/126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