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血型是由父母双方决定的。若宝宝的血型与妈妈血型不符合,可能会发生新生儿溶血症,那么什么是新生儿溶血?母婴ABO血型哪些易发生新生儿溶血症?怎么预防新生儿溶血?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新生儿溶血症是指母婴血型不合,母亲血中对胎儿红细胞的免疫抗体IgG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发生同种免疫反应导致胎儿,早期新生儿红细胞破坏引起的溶血。
新生儿溶血症的主要表现为黄疸、肝脾肿大、贫血等。症状轻且进展缓慢的患儿,全身症状影响小;严重的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急性胆红素脑病,进而形成核黄疸。表现为手足徐动、智力及运动发育障碍、听力障碍和牙釉质发育不良等。
新生儿溶血症的原因:
1.Rh血型不合:如果妈妈是Rh阴性,胎儿是Rh阳性时,会发生溶血。
2.ABO血型不合:该病以ABO血型不合最常见,其中最多的是妈妈为O型血,宝宝为A型或B型。第一胎即可发生,分娩次数越多,发病率越高,且一次比一次严重。
如何避免新生儿溶血?
1.产前检查孕妇在第一次产前检查验血,如果妈妈的血型是O型,并且爸爸的血型不是O型,那么血型不合可进一步做相关抗体的检测。如果抗体浓度较高,可服用药物降低抗体活力,以减少对宝宝的伤害。如果抗体浓度升高很快,在孕期可以进行血浆置换或者提前分娩为宝宝换血治疗。
2.出生后诊断如有母子血型不合,新生儿出生后及时监测胆红素,如新生儿黄疸出现早,且进行性加重,同时血色素或红细胞压积快速下降,抗体释放试验阳性即可诊断。
新生儿溶血的治疗光照疗法,药物治疗,换血疗法,纠正贫血等。
温馨提示:如果你以前经历过自然流产,胎死宫内或新生儿溶血死亡,或者由于某种原因输过血,那么在产检时一定要告诉医生,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增加宝宝发生溶血性疾病的可能性。
总策划
刘新学
总编审
王建华、王高锋
素材
朱莉
编辑
王丽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