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期初中生物人类与传染病

春季常见传染病

科普小知识

爱科学、学科学

齐心抗疫

与你同在

齐心抗疫

与你同在

和着解冻的东风和北归的鸿雁,又将迎来春季学期。此刻,我们不只企盼画船听雨,波光粼粼的一池水墨诗意,更祈望一席春雨洗净病魔肆虐,山河鳞伤,壮士征衣。换得江城花重依旧,万家灯火长明,人间繁花似锦。美好的春季,乍暖还寒中,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易趁机而入,是传染病的高发阶段,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春节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及预防》,学以致用,提升防范意识。共同期待疫情早日结束,回到春暖花开的校园。

流行性感冒

认识“流感”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知识链接: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人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系统具有适合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流行性感冒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病毒感染还会造成一些自身免疫反应,包括高热、头痛、全身肌肉疼痛等由于流感病毒感染会降低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清除和黏附异物的能力,所以大大降低了人体抵御呼吸道感染的能力,因此流感经常会造成继发性感染,由流感造成的继发性肺炎是流感致死的主要死因之一。

普通感冒与流行感冒的区别

认识流感病毒

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virus),简称流感病毒,包括人流感病毒和动物流感病毒,人流感病毒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性易发生变异,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

“流感”的传播途径

流行性感冒传播途径:流感病毒可以通过打喷嚏、咳嗽所产生的飞沫散播到空气当中,粘附在日常的生活用品上面。人和人面对面的近距离的接触,或者是接触被流感病毒污染的物品就会发生感染。

流感的预防措施

打赢防疫战,我们在行动

接种流感疫苗被国际医学界公认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由于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所不同。因此,每年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的效果。

另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知识链接: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

流感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方法可以有效的阻止流感的传播,比如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我们在预防传染病时,既要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又要根据流感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做到在三个环节中抓住主要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

水痘

什么是“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冬春季高发。该病传染性极强,因此幼儿园、小学等儿童集体机构易引起聚集性疫情,成人亦可患病,且发病症状比儿童更严重。

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烧、发痒的红疹,红疹先是扁平,其后形成小水泡。水痘一般前胸、后背会先出,且分布较密集,然后向其他部位蔓延,面部也较多,四肢少一些。水痘的潜伏期平均14天,完全痊愈大约需要2-3周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水痘和带状疱疹两种疾病,其实是同一个病毒引起的,初次感染发病表现为“水痘”,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有时病毒可长期潜伏,如果再次激活,则表现为“带状疱疹”,因此,把这个病毒叫“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认识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是一种有包膜的双链的DNA病毒,属α-疱疹病毒亚科。该病毒呈球形,核衣壳二十面立体对称,直径-nm。该病毒对抗病毒药物敏感。

水痘的传播途径

预防方法

人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亦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传播。水痘患者是该病的唯一传染源,自发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结痂期均有传染性,接触或飞沫吸入均可传染。

知识链接: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章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

传染源只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水痘患者是水痘的唯一传染源。

水痘的预防措施

01

控制传染源

一旦出现水痘症状,医院就诊,根据医生建议采取居家或住院隔离治疗。患儿应早期隔离避免去人多密集的地方,直到全部皮疹结痂为止,一般不少于病后两周。

02

切断传播途径

水痘病毒一般在空气中的存活时间是30分钟,在物品上的存活时间是45分钟,建议可加强通风,如开展教室、寝室卫生大扫除,白天持续开窗通风。衣物可以用氯制剂浸泡(会破坏颜色),紫外线消毒,阳光暴晒等等。

03

保护易感人群:

接种疫苗是目前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接种过2次水痘疫苗后,保护效果能达到95%以上。

多晒太阳,保持充足的睡眠,多吃蔬菜水果、可适当服用维生素和补充剂来增强免疫系统。

麻疹

什么是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俗称“痧子”。六岁以下儿童发病数最高。六个月以内的婴儿由于从母体获得的免疫力还没有消失,所以不容易感染。麻疹的传染性很强,容易在学校、幼儿园等人口集中的地方流行和暴发。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发病较多。

麻疹的临床表现以发热、流涕、咳嗽、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柯氏斑及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为主。典型麻疹的临床过程可概括为“烧三天,出疹三天,退热三天”,潜伏期约10天。

目前为止,麻疹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发达国家早在0年就成功消除麻疹。我国在麻疹疫苗使用以前,麻疹发病水平很高。由于儿童免疫规划工作发展不平衡,麻疹疫苗接种未能达到有效的接种率,消除麻疹仍需要一定的时间。

认识麻疹病毒

麻疹病毒是引起麻疹的病原体,呈球状,内核为单链RNA,螺旋对称,有包膜,其上含血凝素。麻疹病毒主要通过咳嗽、喷嚏等飞沫经呼吸道侵入人体。恢复后一般有终身的免疫力。

麻疹的传播途径

麻疹病毒主要是通过呼吸道的飞沫或密切接触。当麻疹患者将呼吸道的飞沫以打喷嚏、咳嗽等形式溅入空气中的时候,这些飞沫中则含有麻疹病毒。其他人通过正常呼吸,会吸入这些空气,从而接触麻疹病毒,非常有可能被传染,一般通过在一起说话的方式就可以传染。

麻疹的预防措施

提高人群免疫力是预防麻疹的关键,目前国家采取以预防接种麻疹疫苗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麻疹患者要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01

控制传染源

麻疹患者是此病唯一传染源,对麻疹患者应及早隔离治疗,至疹后5天,有并发症者延至10天。

02

切断传播途径

平常应做好个人卫生,应注意勤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勤洗手;勤晒衣被;医务人员需洗手,更换外衣或在室外间隔至少20分钟后再接触易感者。

03

保护易感人群

众志成城

万众一心

接种麻疹疫苗。我国麻疹疫苗接种程序,8个月时初始免疫,1.5岁-2岁时加强一次。易感者在接触麻疹病人后两日内,若及时接种麻疹疫苗,仍可防止发病或减轻病情。我国自年,开始普种麻疹减毒活疫苗后已控制了大流行。

猩红热

什么是猩红热

猩红热

猩红热(scarletfever)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也称化脓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称之为“烂喉痧”。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少数患者患病后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关节的损害。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冬春之季发病为多。猩红热的潜伏期为1-12天,多数为2-5天。猩红热初期可发生化脓性和中毒性的并发症,如化脓性淋巴结炎、中耳炎以及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肝炎等。

认识溶血性链球菌

引起猩红热的病原是A群溶血性链球菌,细菌呈球型,排列成链状,直径0.6~1.0μm,革兰染色阳性,有荚膜,不运动,不形成芽孢,过氧化氢酶阴性。

猩红热的传播方式

猩红热

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经由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由皮肤伤口或产道感染。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多见于小儿,尤以5~15岁居多。

猩红热的预防

01

控制传染源

猩红热流行期间,对可疑猩红热、急性咽炎和扁桃体炎患者,均应隔离治疗。托幼机构及小学要认真开展晨、午检工作,发现可疑者应请其停课、就医和隔离治疗。

02

切断传播途径

患儿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每天不少于3次,每次15分钟。患儿使用的食具应煮沸消毒;用过的手绢等要用开水煮烫。患儿痊愈后,要进行一次彻底消毒,玩具、家具要用肥皂水或来苏水擦洗一遍,不能擦洗的,可在户外暴晒l—2小时。

03

保护易感人群

1.饮食要清淡,多饮开水。2.与本病有接触史的儿童,可服预防药,如大青叶或板蓝根或贯众,煎汤代茶饮。连服1周。3.疾病流行期间,应避免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尤其是儿童。

师生在哪里,教书育人就延伸到哪里。疫情防控期间,我们的点点滴滴的努力付出和成长进步,彰显了新区师生的家国情怀和自强精神。希望同学们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用实际行动履行好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和国家的承诺,永远保持奋进的姿态,永远饱含家国情怀,对国家、对民族的未来永远抱有坚定的信心。珍惜当下的成长机会,当未来更大的挑战来临时,希望你们已经做好准备,也能站到第一线上去。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ww.com/wadzz/106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