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是指原发于造血系统的疾病,或影响造血系统伴发血液异常改变,以贫血、出血、发热为特征的疾病。血液系统与其他系统不同,血液在机体中是不断循环流动着的,而这个特性就决定了血液系统疾病的难诊难治。血液系统疾病多半症状隐匿,患者常不能自己察知,常因其他疾病就诊或体检时被发现。因此提高对血液病的认识,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便显得尤为重要。那么该如何简单的判断自己有无患病呢?出现以下血液病常见前期症状时,便需警惕血液系统疾病:
发热1、发热:发热一般常见于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对于经过各项检验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者,应考虑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可能。白细胞减少可致使机体抵抗力降低,免疫力低下,容易合并感染,从而出现发热。血液病患者,尤其是恶性血液病,发热是较为常见的症状。若出现不明原因的频繁发热,需警惕血液系统疾病。
浅表淋巴结肿大2、浅表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早期在双侧颈部最为明显,易于发现,但常被误诊为淋巴结结核或淋巴结炎。多数患者在手术或穿刺活检后方才确诊为血液系统疾病,如淋巴瘤、白血病等。
口腔溃疡3、口腔溃疡:俗称“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口腔黏膜的溃疡性损伤。局部损伤、应激、食物及药物作用和营养素缺乏等均可引起口腔溃疡,口腔溃疡发作时疼痛剧烈,影响饮食、说话,还可并发口臭。对于经治疗后溃疡未好转者,可能有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可能性。
头晕、乏力4、头晕、乏力:是较为多见的贫血症状,尤以青春期、生育期、妊娠期妇女、老年人最为常见。轻中度贫血表现较轻,日常生活中很难被发现,只能通过血液学检验检查确诊。患者外周血红细胞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主要表现为头晕、眼花、耳鸣、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的贫血可使心肌缺氧而发生心力衰竭、出血、痛风。临床上贫血可完全治愈或控制,贫血患者应积极治疗,切勿因小失大。
消瘦5、消瘦:是一种疾病消耗的表现,常见于恶性肿瘤、结核病、糖尿病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同样可导致患者消瘦,甚至出现恶病质,如白血病、淋巴瘤及骨髓瘤等。血液病患者一方面疾病本身的消耗而易出现体重减轻,另一方面因患者精神心理因素,食欲较差,导致营养不良,进而引起消瘦。
肝脾肿大6、肝脾肿大:血液病患者骨髓及血液中会出现异常的细胞,这些细胞在脾脏中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破坏,同时血红蛋白释放出胆红素,沉积在肝脏中,进而引起肝脾肿大,可于两侧肋下触及肿大的肝脏和脾脏。常以脾脏肿大较为常见。例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早期表现便是脾脏肿大,常常在体检时发现。
出血7、出血:血液病患者因血小板减少,常可出现四肢皮肤,甚至全身皮肤的皮下淤点瘀斑、口腔血泡、月经过多、呕血黑便及手术切口出血不止等症状。部分患者可有轻微碰撞后便出现皮肤青紫淤血等出血表现。这种病人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患者血小板过低,此类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以防出现严重的内脏出血,危及生命。
骨关节疼痛8、骨关节疼痛:血液肿瘤侵及骨骼可出现骨关节疼痛,甚至病理性骨折,尤以胸骨中下段压痛最具代表性。骨关节疼痛患者易认为是扭伤、骨折及关节炎等骨科疾病,极易被误诊。骨转移癌是恶性肿瘤患者较为常见的远处转移,一旦出现,则患者预后极差,应注意早期鉴别。
血栓形成9、血栓形成:有些血液病可引起血液中水分降低,骨髓造血增强或异常造血等,从而导致血液中血细胞浓度增加,导致血液粘滞。这种高浓度、低流速的血液改变极易导致四肢血栓形成。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粘滞综合征等血液病,导致患者血栓形成,严重者可致心梗、脑梗、肺栓塞等不可逆的并发症。
黄疸、尿色改变10、黄疸、尿色改变:血液中红细胞寿命约为天,由于某些因素的作用,红细胞被破坏,进而释放出血红蛋白,经过分解代谢导致体内胆红素增多,致使皮肤及巩膜发黄。同时,尿胆原增加进而出现浓茶色、酱油色尿。例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易引起溶血的疾患容易出现该症状。
血液病,尤其是血液恶性肿瘤治疗难度较大,患者预后不良,严重影响患者生存期及生存质量。故此,血液病应以早期防治,早期诊断,进而早期控制为主要目标。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症状和体征,充分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增强患者自我意识进行疾病初步辨别,从而为后续的治疗争取到足够的时间。不论是医护人员,还是普通患者,都应该有基本的疾病预防、辨别和及时就医的意识,切勿病急乱投医。
武威医学科学院血液病科
甘肃省武威医学科学院血液科下设血液病病房、血液病实验室及武威市血液病研究所,三个亚学科。是河西地区唯一一家拥有无菌层流病医院,无菌层流病室和百级层流床的设置为化放疗造成白细胞减少和缺乏的患者提供服务,预防和减少感染的发生,也为骨髓移植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作好了准备。
现有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4名,实验室主管检验师1名,护理人员15名。科室主要开展骨髓穿刺术、骨髓活检术、腰椎穿刺+鞘内注射术、PICC置管术等。始终坚持临床血液病学和实验相结合的发展方向,运用PCR仪、Olympus光学显微镜、免疫组织化学法等技术对各种常见血液病如: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多发性骨髓瘤等进行诊断与分型。尤其对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多发性骨髓瘤的诊疗达到河西领先水平,并在全市率先引进血液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血液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细胞形态学等血液病诊断先进技术,按照国际、国内标准对各种血液病进行诊断和疗效判断,在血液病的诊断、治疗及疗效评判上已形成显著的专科优势。
医院、北京医院、医院、医院等知名血液病专家远程会诊,医院李军民教授,医院陈芳源教授,兰大二院张连生教授,兰州军区总院白海教授,医院张启科教授定期来院查房、会诊、授课。同时拥有一批素质高、水平强的护理队伍,在护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做到了以人为本,个性化护理。在全市率先开展PICC置管及维护技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血液科科主任王聪,女,毕业于兰州大学临床医学系,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主治医师。武威市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甘肃省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医师分会第一届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武威市血液病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师从上海交通大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李军民教授。先后于年在甘肃省重医院血液科进修学习,年在全国重点学科医院血液科进修学习。长期从事血液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尤其对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过敏性紫癜、各类贫血、血小板减少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完成市级科研项目1项,在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6篇,书写专著1篇。
韩雪萍,女,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学士学位,主治医师,武威市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医院血液科进修学习。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血友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张玉霞,女,山西省长治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学士学位,住院医师,医疗组长。对血液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擅长对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和治疗。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
郭发慧,女,血液病实验室主管检验师,本科学历。年在医院血液病实验室进修学习血液病实验室诊断,年在北京BD生物研究基地参加短期培训,取得合格证书,填补了河西地区流式细胞仪引用技术的空白。主要擅长各类血液病的骨髓细胞学诊断,流式细胞仪的应用等。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篇。
申娅媚,女,临床本科,学士学位,住院医师,中共党员。毕业于青海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熟练掌握血液系统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规范,擅长多发性骨髓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疾病的诊治。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代表论文2篇。
赵海涛,男,兰州大学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学士学位,住院医师。擅长各类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过敏性紫癜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杨子龙,男,毕业于甘肃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历。擅长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过敏性紫癜等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科室-(护理站)-(医生办)血液病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