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溶血性贫血G6PD缺乏症

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171107/5824581.html

疾病概述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俗称蚕豆病,是由于红细胞内先天缺乏G-6-PD的遗传性疾病。当机体进食蚕豆、蚕豆制品、接触蚕豆花粉、某些药物或者母亲进食蚕豆后,母乳哺乳婴幼儿而引起红细胞破坏加速,产生的急性溶血性贫血。

临床症状

蚕豆病的潜伏期2h至15d不等,一般为1d~2d临床症状因病情的严重程度而不同。①前驱症状:全身不适、头晕、倦怠、乏力、恶心、呕吐、腹痛、发热等;②急性血管内溶血性贫血表现:迅速出现面色苍黄、黄疸、尿色深或酱油尿色,部分病人肝脾肿大;③重症病例出现全身衰竭:重度贫血、嗜睡、休克、惊厥、昏迷、肾衰竭、心力衰竭。

发病原因及机制

G-6-PD的基因突变是G6PD缺乏症的原因。G6PD的基因位于Xq28,由13个外显子和12个内含子组成,编码个氨基酸。目前全世界发现的G6PD基因突变已达种以上,中国人的G6PD基因突变类型有28种,其中最常见的是GT、GA、A95G。G6PD是催化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酶,它催化葡萄糖-6-磷酸转化为葡萄糖酸-6-磷酸内脂,在这个反应过程中伴随着NADP+的减少和NADPH的生成,NADPH是体内许多合成代谢的供氢体,可以维持过氧化氢酶(cataase,CAT)的活性、谷胱甘肽的还原状态(GSH)以保护细胞及细胞膜免受氧化剂的损害。蚕豆中含有多巴、多巴胺、蚕豆嘧啶类、异脲咪等类型氧化剂物质,当病人进食蚕豆、蚕豆制品后即可受到氧化物侵害,而病人体内G6PD缺乏,导致NADPH生成不足,CAT及GSH减少,造成红细胞膜发氧化损伤而致溶血。另外,一些氧化性药物也会引起溶血,如磺胺类、呋喃唑酮、抗疟药及樟脑丸等。

诊断

目前诊断为蚕豆病的标准有以下几条:①符合溶血性贫血诊疗常规;②患儿有进食蚕豆或吸入蚕豆花粉史;③有急性溶血证据,如出现急性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等;④患儿实验室检查的结果显示其体内G6PD活性降低;⑤排除患有肝胆疾病及其他溶血性疾病的可能。对于临床高度怀疑建议对G6PD基因进行检测

案例分享

患儿男,11年6月出生,临床诊断:1溶血性贫血(蚕豆病)2.脓毒血症3.心肌损害4.链球菌感染5.凝血功能异常。家属自述无家族病史,无近亲结婚史。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ww.com/wazz/108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