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恐怕是每位家长都有经验,往往吃药打针,都要与孩子有一番斗智斗勇。
儿童发热很多情况会是外感发热,外感发热指感受六淫之邪或者温热疫毒之气,导致营卫失和,脏腑阴阳失调,出现病理性体温升高,伴有恶寒、面赤、烦躁、脉数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外感病症。
中医治疗发热的方法有很多,我院最近引进了一项中医新技术---易罐刮痧。
易罐刮痧是一种无痛、绿色、环保、操作简单疗法在国内外儿童保健中已经开始兴起。刮痧是一种纯天然的治疗方式,具有作用时间长和副作用小的特点。有研究发现采用刮痧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易罐刮痧是一种硅胶材质的负压罐,更适合儿童皮肤使用、既有拔罐之功,兼具刮痧、走罐之效。
易罐刮痧真有如此厉害吗?我们用事实说话。这是儿内科开展易罐刮痧以来部分的病例,来看看易罐刮痧的神奇效果吧。
1岁3月,男宝宝,外感发热3天入院,入院前热峰39.5-39.8°C,每3-4小时一次热峰,予口服退热药效果不明显,5月27日9:09入院,即予易罐刮痧,当天晚上凌晨4:00才出现第二次发热38.9°C,29日完全退热,31日病愈出院,住院过程中无使用抗生素治疗。
7岁男孩,化脓性扁桃体炎,2月28日予易罐刮痧后,第二天退热。
宝妈们,别再焦虑,宝宝发热,看中医吧,我们来帮你!
刮痧小科普
刮痧后部位出现的瘀点、瘀斑称之为“痧”,颜色可为淡红色、鲜红色、暗红色、青暗色、黑色等,随疾病程度、病位深浅不同而变化。医者可通过痧象推断疾病的病因及转归,痧点部位浅、痧色淡、痧粒分散提示患者病情轻浅,病程较短,体内毒素较少;出痧部位较深,痧色暗红或青紫,痧粒密集提示患者病情深重,病程较长,体内毒素较多。现代研究证实痧点是刮痧后在体表肉眼可见的充血性改变,痧出不久遂能自己消失,达到自体溶血的目的,成为一种新的刺激素,使该处新陈代谢得以增强。刮痧的补泻手法: 针对虚、实两种状况,按照“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原则就不会出错。刮痧的补泻手法是由按压力大小和速度快慢两个因素决定的,一般速度快、按压力大的刮拭手法为泻,速度慢、按压力小的为补,速度适中、按压力适中为平补平泻。按照体质的虚实寒热不同,刮痧的补泻手法也大有不同。 刮痧疗法在中医儿科的应用: 1.刮痧能对儿童的局部和全身引起应激反应:上调促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下调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的含量;刮痧能够增强和调节先天性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由此可见刮痧疗法可以增强发育迟缓儿童的免疫防御功能,也能促进发育迟缓儿童的进一步康复。 2.刮痧对脑瘫患儿的影响:以患儿偏瘫的部位为主,单侧偏瘫刮患肢,双侧偏瘫刮双侧,交替刮拭。刮痧操作完成后用纱布擦干所有的刮痧部位,刮痧治疗结束。若至下次刮痧治疗时痧斑未退,不可再次刮拭,给予更换部位。 注意事项:刮拭过程中,询问患儿是否感觉疼痛、不适,根据患儿的状态调整刮拭的轻、重、快、慢。刮痧后嘱咐家属使患儿休息,饮用约mL温开水,3h内不能用冷水洗脸和手、足,避免烦躁愤怒,禁吃生冷、油腻、辛辣和不易消化的食物。 临床研究表明,刮痧通过对局部的刺激,可以改善微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使局部的肌肉痉挛得以缓解,解除疼痛。现代医学认为,通过刮痧可以疏通和激活经络和穴位,使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皮肤的渗透,增加代谢,进而缓解组织的痉挛和疼痛。出痧的过程即机体被动溶血的过程,从毛细血管渗出瘀血可引起急性炎症,引发机体免疫细胞生长,提高儿童对疾病的抵抗力。专家介绍供稿:儿科胡银亲
编辑:健康教育科
责审:党委办公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