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把贫血与低血压相提并论,认为低血压是由贫血引起的。其实,贫血与低血压在医学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总数减少或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量减少的一种综合性病理状态。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如急性大出血时,病人不但贫血,血压也会急剧降低。引起贫血的原因非常多,如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造血不良性贫血以及感染性贫血等。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也会发生贫血,比如妇女每回月经平均损失的血液约为90毫升,其中损耗制造红细胞中血色素的铁,每回可达30毫克。从月经初潮到绝经,丢失那么多的血液和铁,若没及时补充相应的营养,贫血自然难免。另外,妇女怀孕期需提供~毫克铁给胎儿,如没有及时在饮食中补充铁,也会导致孕妇贫血。婴婴儿和儿童生长迅速,若偏食挑食,也易因营养不良缺铁而贫血。
贫血一般有些易发现,面色常是判断有无贫血的一面镜子。贫血的人不但面色苍白,眼睑和指甲也常是苍白无光的。贫血有轻有重,也有一个发展过程。轻的多无明显症状,有的人会出现头晕、耳鸣、失眠、健忘、食欲减退。有些重的则会出现浮肿、毛发干枯,甚至出现贫血性心脏病。当然,确定有无贫血和贫血的严重程度,医院检查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含量。
低血压是指成年人血压长时间低于90/60mmHg的情况,常见的有体质性低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前者主要见于体质有些弱的女性和脑力劳动者。一般症状不明显,但有些重时会出现疲倦、头晕、健忘,还可能出现心前区憋闷。体位性低血压又叫直立性低血压,常在平卧、下蹲突然站起或长时间站立时出现,此时会出现眩晕等短暂性脑缺血症状。
低血压引发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头疼、头晕、胸闷气喘、易疲劳、精力不可以集中、失眠、食欲差、四肢发冷、脉搏缓慢。一旦体位变化时常眼前发黑、头晕欲倒。
贫血的防治方法:许多贫血病人,血红蛋白低下是由于身体内某一造血原料不足引起的。只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贫血,补充相应的造血原料,贫血就能纠正。而补充原料,大部分病人只要注意饮食就能办到的。
(1)缺铁性贫血:需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这类食物有:猪肝、牛肝、鸡鸭肝、猪腰、猪肚、牛腰、牛肺、牛肉汁、蛋黄粉、银鱼干、黄鱼干、鱿鱼、海蛰、虾米与虾仁等荤菜;菠菜、油菜、荠菜、金针菜、韭菜、芹菜、豆腐皮、豆腐干,以及桃、橘、枣等。在以上食物的食物中以猪肝、牛肝、鸡鸭肝最合适。
(2)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应补充动物肝及肾、瘦肉、绿叶蔬菜等。
(3)蛋白质供应不足引起的贫血,应补充瘦肉、鸡、鸭、牛羊肉,以及豆类制品。注意:贫血病人的胃肠功能一般处于低下状态,补充食物时应逐渐增加,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可别又引起消化吸收不良。
低血压的防治方法:一、及时找医生确定低血压的原因;二、增加饮食营养、多食温补脾肾的食物;三、适当多吃食盐,可提升血压,有所改进头晕、困倦无力等症状。但食
盐摄入量不可太高;四、常吃生姜,能促进消化、健胃、升高血压。可将姜末撒于菜汤中或用
姜末泡水代茶;五、少吃冬瓜、西瓜、芹菜、山楂、苦瓜、绿豆、大蒜、海带、洋葱、葵花籽等具降压效应的食品;
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最好白癜风医院电话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