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发育离不开的重要营养素铁

什么是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anemia,IDA)是由于体内缺少铁质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种常见贫血。在红细胞的产生受到限制之前,体内的铁贮存已耗尽,此时称为缺铁。

缺铁会引起贫血,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症状。除此,缺铁还会引起食欲不振、免疫力下降等。

日常生活中,补铁的最佳手段,就是通过饮食。但常见的菠菜、红枣、红糖等,其实补铁效果都不好,因为它们所含有的铁都属于三价铁,不能直接吸收利用,只有还原为二价铁才能被吸收。

合理补铁科学补铁

对大多数人来说,人体内所需铁主要靠食物供给。食物中的铁可分为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两类。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各种肉类、动物肝脏)等,为二价铁,可被肠粘膜直接吸收形成铁蛋白,为人体利用。而非血红素铁是谷物、蔬菜、水果、豆类等植物性食品中,是三价铁,并不能直接被吸收,需在维生素C作用下转化为二价铁被吸收。对于健康人群来说,合理的饮食结构,不偏食挑食、注意营养均衡,适当进食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足以保证人体必需铁摄入,无需额外补充铁剂。

那么到底如何通过食物来补铁呢?哪些食物的补铁效果最好?

最佳补铁食物:红肉如牛肉、猪肉、羊肉,动物肝脏、血制品。

可选补铁食物:紫菜、黑芝麻、樱桃、扁豆、木耳、蘑菇、香菇、虾米、银耳、小米等。

促进铁吸收的物质:维生素C,如深色蔬菜菠菜、生菜、油菜等,鲜枣、猕猴桃、柠檬、草莓、橘子等。

哪些人群需要进行补铁?

如果身处贫血患病率40%及以上的地区,婴幼儿、儿童、青少年及成年女性都应常规补充铁剂作为预防贫血的手段,而对于所有妊娠妇女补铁则应贯穿孕期全程。

常见的口服铁剂有哪些类型?

缺铁性贫血的药物治疗以口服补充铁剂作为首选。第一代:以硫酸亚铁为代表的无机亚铁盐类。该类铁剂含铁量较高,价格低廉,但性质不稳定,生物利用度较差且胃肠道刺激性明显。第二代:以乳酸亚铁为代表的可溶性铁剂即小分子有机酸盐类。相较于第一代铁剂,刺激作用大大减小。此外,柠檬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琥珀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苹果酸亚铁等均属于第二代补铁剂。

补充铁剂注意事项

1、为减轻口服铁剂后出现的胃肠道副作用,建议在餐后或进餐时服用铁剂。

2、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ww.com/wadzz/10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