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粒蚕豆下肚男童尿出酱油尿

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www.cgia.cn/news/chanye/1664369.html
扬子晚报网5月22日讯(通讯员刘威朱红利记者朱鼎兆)民间素有“立夏尝三鲜”的说法,其中“地三鲜”就包含蚕豆。但其实,蚕豆可不是人人都能享用的。所以每年夏初蚕豆成熟的时节,也就成了“蚕豆病”高发季。患蚕豆病后,患儿血常规血红蛋白仅有55g/L近日,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了1岁5个月大的患儿耀耀(化名),入院时耀耀脸色发黄,口唇苍白,小便呈酱油色。而导致这些症状的就是几粒蚕豆。入院后,医生检查发现耀耀血常规血红蛋白仅有55g/L(该年龄段儿童正常标准为-g/L),已达到重度贫血。详细追问病史,患儿2天前食用蚕豆,结合入院后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蚕豆病,立即输注红细胞纠正贫血,并应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等治疗。经过治疗,患儿目前病情已趋于稳定,贫血好转,小便已恢复正常。蚕豆病在医学上又称为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简称G-6-PD缺乏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在进食蚕豆或蚕豆制品后易诱发急性溶血性贫血,因此称为蚕豆病。有G-6-PD缺乏症的人,由于体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缺乏,红细胞就会变得僵硬和脆弱,红细胞碰到氧化性的物质会遭到破坏。而蚕豆中恰好含有一些具有氧化作用成分,患儿进食蚕豆后,就会发生急性血管内溶血,表现为贫血、黄疸、尿液呈浓茶色甚至酱油色,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循环衰竭和急性肾衰竭的表现,如不及时救治,可危及生命。其实蚕豆病不一定都是吃了蚕豆才会发生,蚕豆只是诱发病症的因素之一,除蚕豆外,一些磺胺类药物和抗疟疾的药物,包括日用品中的樟脑丸,或者环境中一些未知的成分都可能诱发蚕豆病。校对陶善工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ww.com/wadwh/164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