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治

病例介绍

患者年龄:41岁

患者性别:女

简要病史:

简图如下

因血便和直肠疼痛入院。

6个月前,接受肾移植。诱导免疫抑制药物包括即复宁(抗胸腺细胞球蛋白)、贝拉塞普、强的松、伊维莫司

入院前3周,出现轻度直肠不适和非血性腹泻。直肠痛:氢化可的松直肠外乳膏,后改用:利多卡因凝胶、多库酯和番泻叶。

入院前一周,患者接受了初级保健医生的评估,因为直肠疼痛加剧。

在入院前三天,开始每天多次排便,出现柏油状黑色、疏松的褐红色大便和黑色凝块。

当发作频率增加到每小时一次,并出现鲜红血便时,医院急诊科进行评估。

在急诊科,患者主诉直肠疼痛和灼热,以及疲劳、头晕和虚弱。

检查时,血压为85/46mmHg。

血红蛋白水平为6.0g/dL,血小板计数为0。

入院后,急诊抗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稳定,生命体征平稳。

完善检查,排除:肠道肿瘤、缺血性结肠炎、炎症性肠病、细菌感染性肠病(艰难梭菌、志贺氏菌、弯曲杆菌、副溶血性弧菌)、性病直肠炎。

由于患者有肾脏移植史,需考虑原发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经查,患者供体肾脏巨细胞病毒测试为阴性,但是患者的巨细胞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巨细胞病毒DNA载量为IU/ml。

临床诊断:

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的免疫血小板减少和胃肠道出血。

移植后,患者必须使用免疫抑制剂,这是该患者感染巨细胞病毒的危险因素,再加上患者有儿童接触史(儿女),通过这个接触途径获得感染。

治疗经过:

抗病毒治疗

静脉注射更昔洛韦

(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

9天后,改为口服。

调整免疫抑制剂

强的松、他克莫司、霉酚酸酯

血小板管理

输12个单位血小板

糖皮质激素、静脉免疫球蛋白

罗米司亭

(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

既往笔记

回肠克罗恩病合并结肠巨细胞病毒感染

前庭功能障碍:被忽视的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症状

-10-04

李永军

谢谢您的认可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ww.com/wadwh/140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