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韩国一幼儿园人食物中毒#登上了微博热搜,一时间引发舆论热议。
截止目前,出现食物中毒症状的孩子、家长和老师共有人,5~6岁左右的孩子居多。
其中已有15人病情恶化,已经出现了疑似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也就是所谓的“汉堡病”,有4名孩子肾功能衰竭,现在正在接受透析治疗。
韩国卫生机构对共餐食材玩具、零食、玩具设施等提取个样本进行检测剖析,但到目前为止还未查明感染来源。
幼儿园、儿童、食物中毒、肾功能衰竭,这些词无一不在挑动家长的心脏。
做父母的,怎能不感同身受,更让人焦虑的是:
●汉堡病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病情会如此严重?
●孩子们为什么会集体食物中毒?
●我们,该如何避免?
目前到底是什么导致孩子们中毒还未可知,但“汉堡病”与食物中毒,我们一定不能放松警惕。
1“汉堡病”不是因为“汉堡”
“汉堡病”?是不是因为汉堡?
“汉堡病”在年美国儿童食用未熟的汉堡,出现集体中毒事件后被熟知。
它确实是因为汉堡得名,但发病并不是因为食用了汉堡。
而是因为食用了被污染或者没能熟透的食物。
“汉堡病”的学名是“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主要集中在儿童,可通过消化道及接触传播,呈现很明显的季节性,夏季高发。
这主要是因为感染产生志贺氏毒素大肠杆菌所诱发。
本病会累及多系统,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急性肾衰竭和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是小儿急性肾衰竭常见的病因之一。
1/3以上的HUS患儿可有神经系统受累的表现。
“汉堡病”的前驱症状,多是胃肠炎,表现为腹痛、呕吐及腹泻,可为血性腹泻。
由志贺氏毒素大肠杆菌所诱发(StxHUS)的,总体预后较好70%患者肾功能恢复止常。
但其并非一种良性病变,急性期70%患者需要输血,50%需要透析,25%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包括中风、癫痫及昏迷。
而Non—StxHUS(非志贺氏毒素大肠杆菌所诱发的,呈家族性)预后较差,50%患者进展为终末期肾病或遗留不可逆的神经系统症状,25%患者在急性期死亡。
2家庭食物中毒,切不可忽视
幼儿园食物中毒事件,每年都会发生。
目前因为疫情的影响,国内大部分幼儿园都未复学复课,希望等到孩子们重返校园时,中毒事件能销声匿迹。
所以目前防控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家中。
而家庭食物中毒,多是因为以下这几种常见食物错误的加工方法。
◆四季豆
它本身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关键在于:
四季豆并未熟透!
未熟透的四季豆中含有两种毒素:皂苷和凝集素。
食用后对人体的消化道黏膜有强烈的刺激性,而且红细胞凝集素具有凝血作用,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未充分加热的豆浆
豆浆中毒主要也是因为“未充分加热”。
豆浆中胰蛋白酶抑制剂、血球凝集素、脲酶等内源性的生理活性成分。
如果未经加热或加热不充分未能使其失去活性,就会引起食用者头晕、恶心和呕吐等中毒现象。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建议,豆浆加热至少在95℃温度5分钟以上。
◆溏心蛋
溏心蛋口感很好,也很好看,但它真的很危险。
溏心蛋的加热时间短,不能完全杀死细菌,生蛋液根本没有处理细菌,对于抵抗力低、易感染的宝宝来说,非常容易被细菌感染。
所以,宝妈们给孩子做蛋时,一定要彻底做熟。
煮鸡蛋的话,冷水下锅后煮5~10分钟就完全熟了。
3如何预防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并非不能防范,相反,绝大多数食物引起的疾病都是可以预防的。
◆清洁
目前不建议直接用水龙头冲洗生肉。
在准备其他食物之前,用洗涤剂充分清洁双手和所有接触过生肉的案板和台面。
在准备食物之前一定要洗手,如果手上有裂口或者伤口,准备食物时一定要戴上手套。
◆食材的挑选
罐头类食品,一定要仔细检查是否存在细菌污染的可能性。
看看蔬菜表面和周围是否有牛奶样的液体。
购买肉类和海鲜的时候,挑选大型商超或正规的超市。
不要食用生肉。
◆食物的加工
最好的方法就是:熟透!
像沙门氏菌,它很怕热,食物经70℃以上温度烹饪,它基本上就被全部杀死了。
此次幼儿园集体中毒事件,又为我们敲了一次警钟。
食物中毒,多是因为日常生活中卫生或者制作过程中,存在不合格的现象。
家长多一丝警惕,宝宝便能少受一次伤害。
关于如何避免孩子在幼儿园发生食物中毒,以及如何挑选幼儿园的攻略,菌菌近期也会安排,家长们敬请期待!
责编:吕楠楠
图片/视频来源:网络/宝宝呵护漫画组,侵删
原创文章,请勿转载,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