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推出脑血管疾病三级筛查套

脑血管疾病筛查的重要性

人体的头颅是最复杂、最神秘的总司令部,智慧的大脑安置于其中,靠血管输送营养,让我们的肢体和器官正常工作,同时带领我们每天生活、工作、人际交往等。

脑血管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已超过癌症高居第一位,在我国,心脑血管患者超过2.7亿,每年有多万人死亡,发作后的死亡率高达51%,被救活的人也有75%丧失劳动能力,40%的人落得重度残疾。比如脑溢血就是一种十分凶险的脑血管急症,最常见的原因是髙血压病,和现代人的饮食起居、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

脑血管疾病专科查体的意义

目前各年龄人群中,尤其是中老年人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脑血管病与高血压病、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代谢紊乱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因此,对脑血管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也就显得非常有意义。

医院经常遇到很多患者就诊时脑血管意外已经发生,才开始意识到需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戒烟,其实补牢之举不如未雨绸缪。实际上,对于脑血管病,我们提倡一级预防,就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或处于亚临床阶段时采取预防措施,通过控制或减少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预防脑血管事件,减少群体发病率,所谓“上医治未病”。

什么人群适合做脑血管疾病筛查

1.高血压:血压越高,发生中风的机会越大。高血压病人发生中风的机率是血压正常人的6倍,大约80%的脑出血病人都是由于高血压引起的。

2.高血脂症:血脂增高一方面使得血液粘稠,血流缓慢,供应脑的血液量减少:另方面可加重动脉硬化的程度。目前认为胆固醇增高、低

密度脂蛋白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与脑血营病的发生有关。

3.糖尿病:糖尿病常伴动脉硬化,而且血内葡萄糖含量增多也会使血粘度和凝固性增高,有利于脑血栓形成。有资料表明,糖尿病病人患中风的提早10年,发病人数比血糖正常的人离2~4倍。

4.心脏会引起脑梗塞:当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有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发作时,心房内的栓子脱落进入脑血管,可引起脑栓塞。

5.经常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的人群;

脑血管疾病筛查套餐

通过体检,早期筛查出的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及时处理,给予预防或治疗,能够避免延误病情。

因此,医院特别推出脑血管疾病一、二、三级筛查套餐:

一级筛查(原价:元套餐价:元)

二级筛查(原价:元套餐价:元)

三级筛查(原价:元套餐价:元)

1、内、外科(神经系统专科检查):通过对神经系统的系统查体,发现常见疾病的征灶,初步排查常见神经系统疾病;

2、心电图:心电图是医生了解患者心脏的“好助手”,可有效诊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疾病;

3、血常规:通过血液细胞分类,计数,成分来反映身体状况进而控制和调节脑血管病变危险因素的致病作用;

4、尿常规:对于某些全身性病变以及身体其他脏器影响尿液改变的疾病如糖尿病等的诊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5、肝功十三项:

·谷丙转氨酶(GPT或ALT)

肝炎药物中毒、阻塞性黄疸、肝变性硬化、胆管炎、胆管瘤的可能。

·谷草转氨酶(AST或GOT)

提示有各种肝病、心肌梗塞早期、肝细胞坏死/变性、肝硬化、肝癌等的可能。

·γ-谷氨酰转肽酶(γ-GT)

提示有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胆道感染、肝硬化、心肌梗塞等的可能。

·碱性磷酸酶(ALP或AKP)

提示有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型肝炎、肝癌等的可能。

·血清总蛋白TP

提示有肝功能障碍、肝细胞损害、肝硬化等的可能。

·血清白蛋白TP

可反映肝脏是否受损以及受损的严重程度,如果高于这个范围,则提示有肝功能障碍、肝细胞损害、肝炎、肝硬化等的可能。

·血清球蛋白(GRP)

提示有肝硬化、肝腹水或肝癌的可能。

·白/球比值(A/G)

即血浆白蛋白(ALB)和球蛋白(GLB)的比值。提示有为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可能。

·总胆红素(TBIL或STB)

提示有急性黄疸型肝炎、活动性肝炎、肝坏死、肝癌、胰头癌等的可能。

·直接胆红素(DBil)

提示有结石病、肝癌、胰头癌等的可能。

·间接胆红素IPIL

提示有溶血性贫血、血型不合输血反应、新生儿黄疸、疟疾等的可能。

·总胆汁酸(TBA)

总胆汁酸能反映肝的排泄功能,较为特异,当肝细胞有病变或肠-肝循环障碍,则会引起总胆汁酸的升高。

·胆碱酯酶

由于血清胆碱酯酶由肝脏合成,故此酶活性降低常常反映肝脏受损,比如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外胆道梗阻性黄疸等。如果该指标偏高,则提示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高血压、支气管哮喘、肾功能衰竭等的可能。

6、肾功五项:尿素氮、肌酐、尿酸、二氧化碳、光抑素;

7、血脂六项: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

8、同型半胱氨酸:若增高,可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脑卒中、类风湿性关节炎、多种癌症等。

9、血糖测定:糖尿病是脑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子,了解和控制血糖可明显降低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10、双侧颈动脉彩超:颈动脉硬化及粥样斑块形成,颈动脉狭窄及闭塞程度可客观评价及制定,预防缺血性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

11、颅脑CT检查:是一种安全快捷、无痛苦、无创伤的检查,它能够清楚的显示颅脑不同横断面的解剖关系和具体的脑组织结构。因而大大提高了颅脑疾病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性。例如:脑出血、脑梗塞、颅脑损伤等;

12、颅脑核磁共振检查:核磁共振是目前临床上诊断脑血管病比较有效的方法,相比之前的CT来说,有些后脑的病变核磁共振的发现率要高很多。另外对脑梗病灶,核磁共振因为分不同的序列,能发现梗塞的时间。核磁共振现还常用来做血管检查,如动脉、静脉核磁共振。对于很多血管筛查、部分疾病的鉴别很重要,否则易漏诊、误诊。因而核磁共振在临床上对于疾病的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意义重大。

最后,提倡大家控制饮食,保持适当的体重,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房颤、高血脂、心脏病等相关疾病,戒烟,适量饮酒,控制食盐和脂肪的摄入,食盐应在6克/日以下(WHO标准),结合自身体质情况坚持适度的身体锻炼,以良好的心态、健康的体格减少脑血管病的发生。

温馨提示

家人朋友发生脑中风,及时拨打电话,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ww.com/wazz/100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