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祝贺你顺利出仓!”4月19日上午,医院血液内科病区内,医护人员为刚接受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王先生准备了一场特殊的出仓仪式,54岁的王先生也是医院血液内科在今年成功完成的首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年11月,王先生开始反复背痛,之后的医院,最终于年6月在医院检查时发现多发骨质破坏,球蛋白升高。血液内科会诊后,结合骨髓穿刺等检查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
经评估,王先生同时存在p53基因缺失及1q21扩增这两种高危遗传学因素,提示预后差,需要更积极的治疗措施。此外,再进一步的检查还发现其竟然还合并β型地中海贫血。这无疑让王先生的病情雪上加霜。
王先生的家人们迫切希望能够控制住病情,延长他的生命。承载着患者及家属的信任,血液内科医护团队经过充分的科内讨论,同时与患者及家属深度沟通病情,考虑地中海贫血为轻型,并不影响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故为其制定了个体化治疗方案——诱导治疗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
然而,王先生在诱导治疗期间出现了脓毒血症、重症肺炎,虽经icu积极抢救转危为安,但也一度影响既定的治疗流程。所幸后续治疗中并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疾病也得到部分缓解。年11月,通过血细胞分离机,顺利采集了干细胞。
年3月,血液内科移植团队赵文理主任、朱斌副主任医师、赵红护士长、费晓燕主管护师、彭玲燕护师等为王先生行移植前仔细评估。虽然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被认为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有效方式,可降低复发风险,提高生存质量,但也存在大剂量化疗后严重骨髓抑制诱发严重感染的风险。由于王先生在之前的治疗过程中曾出现过脓毒血症及重症肺炎,再次感染的风险大,故排查隐匿感染灶尤为重要。为此,医院呼吸内科、口腔科、五官科、皮肤科、肛肠外科、眼科等科室联手,严格排查隐匿感染灶。从医护培训、移植所有物品准备、病房消毒,到患者消除感染隐患后药浴进舱、陪护、饮食与卫生指导,事无巨细。同时,医院血液科移植专家章卫平教授会诊,章教授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了个体化的预处理方案及移植感染预防措施。
患者入层流间
3月29日,王先生在全体医护人员的祝福中,走进了层流病房。紧接着就是两天美法仑大剂量化疗预处理;4月3日顺利回输足剂量自体造血干细胞。
干细胞回输
层流病房期间,医护团队每天对患者做详细的交班:包括生命体征,饮食、大小便、出入量、体重,胃肠道反应,全身皮肤尤其口腔、肛周皮肤粘膜有无溃破,监测血常规、生化、炎症指标等等。在移植医护团队,尤其是朱斌副主任医师、费晓燕主管护师的精心治疗下,王先生在移植期间并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于4月19日达到造血重建标准,顺利出层流仓。
question
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是血液系统疾病中除淋巴瘤之外的第二大恶性肿瘤。其起病隐匿,极易延误诊断。临床表现多样,以高钙血症、腰腿等骨骼疼痛、肾功能损害、贫血为主要表现。随着新药的不断涌现,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得到很大提高,但仍无法治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明显延长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是年龄≤70岁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适合自体造血干细胞患者的首选巩固治疗选择。
这是继年9月高龄多发性骨髓瘤继发浆细胞白血病患者之后,医院血液内科成功开展的第二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医院血液内科新技术日趋成熟,医院医联体单位下医联体模式合作诊治的典范。患者的治疗成功,也受到了奉贤区柔性引进人才项目——医院梁爱斌院长团队的鼎力支持。未来,造血干细胞移植将为更多的奉贤区血液病患者提供了更优质、更高水平的治疗选择。
上观号作者:上海奉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