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缺铁会导致婴儿缺铁

铁元素是人体最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铁元素的缺乏是目前婴幼儿主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

红血胞的生成需要铁。红细胞是人体血液中最多的有形成分,缺少铁元素直接影响红细胞的生成从而造成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铁元素的缺乏不仅引起贫血,由于机体内含铁酶和铁依赖活性降低,对人体智力、体格、免疫功能、消化吸收功能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首先我们看一下铁的来源。第一婴儿体内铁的来源主要来自于母体,以孕后期为主,如果孕妈营养良好,胎儿储存的铁,可供其出生后四个月使用。但是,因孕妈缺铁性贫血时,不再供给胎儿,胎儿足月生产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因缺铁而浓度增高,导致新生儿4个月以后因需铁量的增加,体内储存的铁,因此而被消耗,急需饮食补贴。

婴儿自身衰老的红细胞及无效生成红细胞,被网织皮系统吞噬,从而释放出铁,铁元素来源主要是:动物、植物及铁强化的配方食品,含铁高的食物有猪肝、血、肉类、蛋白类豆类。铁的吸收主要经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吸收。主要以两种形式,铁盐和血红素铁。铁吸收率的高低与食物种类也有关。动物类食物含血红素铁直接吸收。母乳铁吸收率最高。蛋黄铁。吸收率最低。

促进吸收铁的因素有维生素C、果糖、氨基酸、肉类血红素铁。不利于吸收的因素是磷酸草酸、植物纤维、茶、咖啡、牛奶等。患儿出现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有很多,如先天性铁存储不足、铁摄入不足、生长过快、对铁的吸收障碍、铁的丢失过多、储存铁利用不足等。

主要的临床表现有:贫血、溶血、中性粒细胞功能的改变、骨髓外造血、肝脾肿大等。消化吸收功能的下降、中枢神经系统的障碍等等,都可导致花儿缺铁性贫血。

化验室的检查可分为:铁的损耗,第一阶段为铁减少期。第二阶段为红细胞生成性缺铁期。第三阶段为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表现为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比容下降,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临床用于诊断缺铁性贫血的指标包括: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浓度MCHC、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转铁蛋白饱和度等。由于单一指标的局限性,临床上采用多个指标组合综合性的描述,铁缺乏的症状,分析缺铁性贫血。

预防新生儿缺铁性贫血,应采取干预治疗、综合措施。如:给与孕妇口服补铁、铁强化食品、社区健康教育宣传、膳食的合理搭配、大力提倡母乳喂养、改善卫生条件等等。采取多层次、多部门、医疗机构参与各种干预措施,达到预防的目的。

正确的饮食搭配,有利于铁元素的吸收。如果饮食搭配的不同,每餐对铁的吸收率也有不同。宣传母乳的喂养,按时添加铁强化食物的饮食。同时给予婴儿合理、均衡的饮食。补充富含铁的动物类、新鲜水果类食物以提供维生素C促进铁的吸收。这样都可以增加铁元素的补给。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ww.com/wazlyy/152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