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贫血,又是致癌的,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

最近小蜀在微博看到一条新闻:武汉一女子为了省事总是一次做2天的饭菜,每次吃的时候再拿出来加热一下。长此以往,最终在家中晕倒,医院,就诊后查出重度贫血。究其原因和长期吃隔夜菜,肉类摄取量少有关。

医生还介绍,长时间烹饪会导致食物中的叶酸和维生素B12被高温破坏,易患上巨幼细胞贫血,因此最好不要食用二次加热的食物、隔夜菜。

但这条新闻,可以说戳中了打工人的痛点,网友们纷纷为隔夜菜“正名”。

一时间争议四起,你们更认同哪种说法呢?

话又说回来,或许每个人小时候都被爸爸妈妈嘱咐过,少吃剩饭剩菜,会生病!要致癌!

那吃了剩饭剩菜会致癌到底算不算危言耸听?今天我们就来好好捋一捋。

“剩饭菜吃了要致癌”的源头

用妈妈的话说,“放久了生细菌”。用专家的话说:“饭菜存放的时间越长,亚硝酸盐的含量越高。”

在世卫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亚硝酸盐被列为2A类致癌物,但它的致癌条件往往被忽略了。避重就轻加上“听风就是雨”,由此,就衍生出了“剩饭菜要致癌”的言论。

亚硝酸盐的“真相”

但“亚硝酸盐”本身,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没有那么大。它本身并不致癌,但进入人体后,在一定条件的作用下,会和我们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转化为“亚硝胺类物质”。这种物质是较强的致癌物,容易增加机体患肝癌、鼻咽癌、食管癌等疾病的风险。

当然,亚硝酸盐也不是“清清白白”,过量也可能直接导致死亡,达到一定剂量也会让人中毒,这个数值是mg/kg。有研究表明,把一盘新做好的菜不经过翻动就放冰箱里,亚硝酸盐的含量在第二天只是从3mg/kg升高到7mg/kg而已,远低于国家标准。

综上所述,剩饭菜有可能致癌但并非绝对致癌。吃了剩饭菜就很容易诱发癌症的言论,也是错误的。

饭菜怎么吃才不致癌?

综合多方建议,饭菜最好现吃现做。尽量少吃或不吃隔夜的剩菜,尽可能吃最新鲜的蔬菜。

很难做到这一点也不用慌张,剩菜的食物种类不同,其亚硝酸盐含量也不同,我们可以选择含量较低的蔬菜烹制。

产生亚硝酸盐较多的有菠菜、菜花、豆角、甘蓝、青椒等,菠菜中的亚硝酸盐远远超过其他蔬菜;产生亚硝酸盐较少的有西红柿、莴笋、韭菜、西葫芦、茄子、蒜薹、胡萝卜、芹菜等。

其次做到这四点,让“吃”更安心。

01“只剩肉不剩菜”

相比绿叶蔬菜,肉类在存放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更少。视实际情况一定要剩菜的时候,可以尽量剩肉不剩蔬菜。

02存放剩饭菜要“科学”

存放条件是保证食物安全最重要的因素,就算是外面买的零食、日用品都会特别标注存放建议更别说食物了。最基本的,剩饭菜经过分类、妥善封存后需要放到冰箱的冷藏区。再细致一点可以进行分区存放,避免食物串味和交叉污染。

03吃之前必须要“热透”

剩饭菜可以吃,但一定要完全加热!℃再加热几分钟,可以利用高温消除部分细菌。

04尽早筑起健康保障

“癌症”很复杂,不是吃一两顿剩饭菜就一定会患上的,也不是不吃剩饭菜就能完全避免的。有句俗语还说,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生活中与健康相关的要素比比皆是,所以更有必要在身体健康时尽早配置保险,为自己的健康提前筑起保障。

END

注:文中部分资料来源于人民网、平安随行、有来医生,正文插图及封面图来源于千库网,版权归千库网所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ww.com/wazlyy/141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