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液病患者的白细胞低于下列哪项时需进行保护性隔离
A.1.0×10[~9.gif]/L
B.1.5×10[~9.gif]/L
C.2.0×10[~9.gif]/L
D.2.5×10[~9.gif]/L
E.3.0×10[~9.gif]/L
2.缺铁性贫血血象所见
A.大细胞高色素
B.正细胞正色素
C.小细胞低色素
D.大细胞低色素
E.小细胞高色素
3.有关口服铁剂的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A.向患者说明服用铁剂后可出现黑粪
B.服用铁剂前后1h禁饮浓茶
C.避免铁剂溶液与牛奶同服
D.服铁剂溶液时要用吸管吸入咽下
E.症状改善后可停药
4.缺铁性贫血最主要的是缺
A.贮存铁
B.血清铁
C.蛋白质
D.甲状腺素
E.钴
5.运铁蛋白增多说明什么
A.缺铜
B.缺蛋白
C.缺铁
D.缺锌
E.缺甲状腺素
6.在缺铁性贫血的相应化验中唯一数值增高的指标是
A.胆红素
B.总铁结合力
C.血红蛋白
D.铁
E.蛋白质
7.缺铁性贫血哪项化验可确诊
A.骨髓细胞外铁消失
B.骨髓细胞内铁消失
C.血清铁减少
D.铁蛋白减少
E.总铁结合力减少
8.患儿面色蜡黄,手有震颤,血红细胞3×10[~12.gif]/L,血红蛋白80g/L,血涂片中红细胞形态大小不等,以大红细胞为多,首先考虑
A.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B.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C.营养性混合性贫血
D.生理性贫血
E.溶血性贫血
9.8个月小儿,面黄来诊,自幼母乳喂养,未加辅食,初诊为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下述哪项处理最重要
A.增加辅助食品
B.使用维生素B[12.gif]和(或)叶酸
C.口服铁剂
D.口服维生素C
E.输血
10.能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是
A.红细胞数
B.网织红细胞数
C.血红蛋白量
D.血氧饱和度
E.铁蛋白量
11.某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突然出现头痛、头晕、视物模糊、呕吐,疑为颅内出血。护士首先应给予患者
A.头部置冰袋
B.低流量吸氧
C.头低脚高位
D.保持口腔清洁
E.鼻饲流质饮食
12.某男,40岁,3个月前患乙型病毒性肝炎,近1周发热,全身皮肤及黏膜出血,血红蛋白60g/L,红细胞2.0×10[~12.gif]/L,白细胞0.5×10[~9.gif]/L,血小板20×10[~9.gif]/L。分类:中性0.2,淋巴0.78,单核0.02,网织红细胞0.,骨髓涂片:红系、粒系、巨核系均显著减少,淋巴74%。本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白血病
B.粒细胞缺乏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脾功能亢进
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3.某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出现高热,伴抽搐,此时,最合适的降温措施是
A.温水擦浴
B.酒精擦浴
C.冰水灌肠
D.口服退热剂
E.头部及大血管处放置冰袋
14.关于血友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血友病甲型缺乏凝血因子Ⅷ
B.血友病乙型缺乏凝血因子Ⅸ
C.甲、乙两型血友病均是伴隐性遗传性疾病
D.女性发病,男性传递致病基因
E.反复关节腔出血后可留有后遗症
15.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因
A.细菌直接感染
B.自身免疫
C.变态反应
D.病毒
E.寄生虫
16.有关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哪项不妥
A.眼底出血者警惕颅内出血
B.避免粗硬食物,以免黏膜损伤
C.女性患者应避孕
D.血小板在50×10[~9.gif]/L以下,不要进行强体力活动
E.告知患者本病愈后较差
17.DIC多见于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D.红白血病
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1.A2.C3.E4.A5.C6.B7.A8.B9.B10.B11.A12.C13.E14.D15.B16.E17.B
[试题解析]
1.考点:血液及造血统疾病常见症状护理;精析:血液病患者的白细胞低于1.0×10[~9.gif]/L时需进行保护性隔离,选A。正常人的白细胞计数为(4~10)×10[~9.gif]/L,大于10×10[~9.gif]/L为白细胞增多,小于4×10[~9.gif]/L为白细胞减少。避错:本题大部分考生容易误选B,因为白细胞减少主要是中性粒细胞的减少,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9.gif]/L时称粒细胞减少症,低于0.5×10[~9.gif]/L称粒细胞缺乏症。故本题选择A项。
2.考点:缺铁性贫血的辅助检查;精析:缺铁性贫血是小细胞低色素型贫血。巨幼细胞贫血为大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时正常细胞性贫血。避错:部分考生易选择D,要注意区分巨幼细胞贫血与缺铁性贫血的血象特点。请考生们牢记缺铁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血象指标:典型血象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体积较正常细胞体积小,形态不一中心淡染区扩大。故本题选择C项。
3.考点: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护理;精析:A、B、C、D都是口服铁剂的注意事项;症状改善后仍需继续服用,口服铁剂强调要按剂量、按疗程服药,而不是看到症状改善就停药。避错:部分考生易把E项当做正确选项,在缺铁性贫血的治疗过程中,在Hb恢复至完全正常后,患者仍需要继续服用铁剂3~6个月,或者在血清铁蛋白(SF)50μg/L后再停药,目的是补足体内贮存铁。故本题选择E项。
4.考点: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精析:铁在体内的分布大致可以分为功能状态铁(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和贮存铁(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缺铁性贫血最主要的是缺贮存铁。避错:考生易把B项作为选项,人体内铁的利用主要来源于体内贮存铁的多少,血清铁只是反映体内贮存铁的重要指标,并不是缺了血清铁导致了贫血,而是贴内贮存铁不足导致了缺铁性贫血。故本题选择A项。
5.考点: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精析:运铁蛋白增多说明缺铁,铁与运铁蛋白结合,运铁蛋白增多说明铁太少了,不够它们运的了,因此说明缺铁,故本题选C。避错:有些考生可能会误选B项,认为蛋白总量减少,运铁蛋白不变的情况下,相对数量增加;也会有考生误选A、D项,认为血液中阳离子增加导致转运蛋白增多。故本题选择C项。
6.考点:缺铁性贫血的辅助检查;精析:缺铁性贫血的铁代谢生化检查表明血清铁减少、转铁蛋白饱和度下降、血清铁蛋白减少、总铁结合力增高。血红蛋白量一定是减少的。故本题选择B项。避错:考生易错选C项,当体内贮铁减少到不足以补偿功能状态铁时,铁蛋白、含铁血黄素、血清铁和转铁蛋白饱和度减低、总铁结合力和未结合铁的转铁蛋白升高、组织缺铁、红细胞内缺铁。转铁蛋白受体表达于红系造血细胞膜表面,当红细胞内铁缺乏时,转铁蛋白受体脱落进入血液,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升高。
7.考点:缺铁性贫血的辅助检查;精析:骨髓铁染色示骨髓细胞外铁消失,骨髓铁染色反映单核吞噬细胞中的贮存铁,因此可作为诊断缺铁的金指标。故本题选择A项。避错:部分考生会误选B项,骨髓细胞内铁不会消失,因为在骨髓细胞的单核吞噬细胞中会有体内的贮存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存在。只有在骨髓细胞外铁消失才可以诊断。
8.考点: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精析: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时,患儿表情呆滞,反应迟钝;肢体颤抖;Hb下降;红细胞形态以大细胞为主。根据以上特点,不难得出诊断,故本题选择B项。避错:部分考生易误选C项,仔细分析题意可知,虽然血涂片中红细胞形态大小不一,但是一大细胞为主,故排除A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特点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其特点为:各期红细胞大于正常,红细胞比血红蛋白减少更明显,骨髓出现巨幼红细胞等造血特点。且患者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贫血常较严重,部分患者可有轻度黄疸、皮肤由于苍白伴有轻度黄疸,故呈特殊的柠檬黄色。厌食、消化不良等。
9.考点: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治疗;精析: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病因是维生素B[12.gif]和(或)叶酸缺乏,因此治疗最根本的是补充维生素B[12.gif]和叶酸。避错:考生须牢记缺铁性贫血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因和主要治疗方案,就不难做出正确的选择。婴幼儿期不增加辅食,患儿的营养摄入不均衡,易出现以维生素B[12.gif]叶酸缺乏的,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治疗时主要以去除病因治疗为主。补充含维生素B[12.gif]叶酸含量丰富的食物。故本题选择B项。
10.考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辅助检查;精析:能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是网织红细胞数。故本题选B。避错:考生易误选A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象及骨髓检查特点为: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的绝对值低于正常,绝对值为24~84×10[~9.gif]/L.重型再障网织红细胞1%,绝对值15×10[~9.gif]/L,网织红细胞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金指标。故本题选择B项。
11.考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措施;精析: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颅内出血时,应马上通知医生,患者取平卧位,头置冰袋(枕),给予吸氧,静脉快速滴入脱水剂,输血小板悬液及止血药物等一系列措施,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故本题选A。避错:考生易误选D,请考生不要把呕吐导致窒息作为颅内出血患者的急救措施,颅内出血患者早期多神志清醒,不会导致误吸。保持口腔清洁和给予鼻饲饮食都是在止血后的护理措施不是首选措施,故不选。故本题选择A项。
12.考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精析:再生性障碍性贫血临床表现:发病缓慢,贫血、感染、出血均较轻。血象:血红蛋白下降速度较慢,网织红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值降低。骨髓象:至少1个部位增生不良,巨核细胞明显减少。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及脂肪细胞增加。避错:急性白血病白细胞增多,可排除A。粒细胞缺乏患者虽粒细胞减少,但红细胞不减少,排除B。脾功能亢进患者虽然有出血,三系减少的症状,但淋巴细胞减少,题目中患者淋巴细胞增多,排除D。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巨核细胞是增多的,故排除E。从题目来看,患者有发热,出血,贫血症状,并有红系、粒系、巨核系均显著减少,淋巴细胞增多,呈现出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的体征,故本题选C。
13.考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要点;精析:患者感染引起发热体温在39℃以上者可给予物理降温,以温水擦浴并以冰帽、冰袋或冷水毛巾冷敷头部;患者不宜用酒精擦浴,如果患者出汗多,应及时协助擦汗必要时更换贴身衣,被单,鼓励多饮水,补充水分的丢失;再障患者尽量不用退热剂,禁止应用可疑引起再障的药物,尤其一些解热止痛剂,抗生素,镇静安定药。避错:A温水擦浴不是高人患者的最佳降温措施,B高热患者体温在39℃以上不选用酒精降温,易引起因其血管过度扩张和循环加速,容易造成乙醇过度吸收而致中毒。C冰水灌肠不适合抽搐等神志不清的患者,D项有可疑引起再障的药物,不可选择。故选择E。
14.考点:血友病病因;精析:其遗传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男性发病,女性传递。可分为:血友病甲型、血友病乙型和因子Ⅺ缺乏症(曾称血友病丙)型,前两者为性连锁隐性遗传,分别缺乏凝血因子Ⅷ和凝血因子Ⅸ,后者为常染色体不完全隐性遗传。反复关节腔出血后可留有后遗症。故本题选D。避错:血友病是一组半隐性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包括:①血友病甲,即因子Ⅷ(或抗血友病球蛋白)缺乏症;②血友病乙,即因子Ⅸ或凝血活酶缺乏症;③血友病丙,即因子Ⅺ或凝血活酶前质缺乏症。血友病甲较多见。血友病甲和乙均为X连锁隐性遗传。由女性传递,男性发病。血友病丙属常染色体显性或不完全性隐性遗传,两性均可发病或传递疾病。故本题选择D项。
15.考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精析: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故本题选B。感染、病毒寄生虫只是诱因,不是致病根本原因。避错:部分考生易误选A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综合征,也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是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病因未明,与感染、免疫因素、肝脾等有关。故本题选择B项。
16.考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措施;精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①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一旦受伤应固定并局部冷敷;②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及易消化饮食为主,避免进食粗硬食物及油炸或有刺激的食物,诱发消化道出血。多食含维生素C、P的食物。同时要禁酒。女性患者应避孕;③应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定时以复方硼酸溶液漱口;④春、夏之际易发本病,因此在此期间要注意避免受凉、感冒,以免诱发发作。避错:A、B、C、D均为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的正确做法,E做法显然不对,作为护士,应当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而不应去打击他。故本题选择E项。
17.考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特点;精析:由于早幼粒细胞中颗粒内含有大量促凝物质,在其发病早期及诱导缓解治疗时,由于大量白血病细胞破坏,释放促凝物质,凝血系统被激活,易导致DIC发生。故本题选B。避错:本题几个备选答案易混淆,急性白血病均有不同时期不同程度的出血。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特点:①早幼粒细胞质内充满异常颗粒;②常伴有出血倾向发生率达72%~94%,严重者出现DIC;③90%的患者出现特异性染色体改变;④对化疗敏感,但早期死亡率高;持续缓解时间较长。以往APL的治疗效果很差预后凶险,多因并发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或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导致严重出血。故本题选择B项。
欢迎同学们踊跃给后台留言哦,跟我们说说你想看到哪些新鲜资讯呢?小编会仔细阅读并满足大家的需要哦~顺便把文章转发给好友一起学习吧~下周还会有更好的福利送给大家~大家多多期待吧!!
现在给后台回复还可以免费获取7天体验资格!
点击菜单栏“品牌体验”--“在线题库”开启在线答题!
执业医师考试宝典让考试更简单!
哪里治疗白癜风专业治疗白癜风最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