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PublicDomain
知乎机构号:乖乖用药助手(知乎编辑推荐)
央视之前播出过一则广告,看完后是那么的心痛。
五岁聋儿:我想对妈妈说的话。
我的世界很安静
没有一点点声音
妈妈说我一岁就会叫爸爸妈妈了
我特别爱笑
听到音乐就手舞足蹈
妈妈说
三年前我发高烧
用药不当后
我的听力越来越弱
我知道声音都在我身边
我很努力听不过就是听不到
妈妈我怕
我不敢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只能远远地看着
有时候我会
大发脾气摔东西
妈妈不是我不乖
只是想对你说话
但着急说不出来
是我把妈妈气哭了
但妈妈却对我说对不起
因为用药不当,我国每年约有儿童,陷入无声的世界。造成肝肾功能,神经系统等损伤的难以计数。
我国现有多种药品制剂中,儿童专用的仅有60多种。衣食住行,我们都给孩子专属的呵护,但是最需要专属的药品,我们却忽略太多。
孩子不是你的缩小版,儿童要用儿童药。
哪些药可能影响儿童的健康?
1.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有可能损害儿童的听神经,引起耳聋。
2.多粘菌素,去甲肾上腺素能引起儿童1的肾脏损伤。
3.胃复安能引起一些儿童的脑损伤。
4.素环素,氟哌酸等药物能影响幼儿牙齿,骨骼的发育。
5.感冒通能引起儿童血尿,滴鼻净(萘甲唑啉)能引起儿童中毒等。
以下这几种退烧药是严禁给孩子吃的。
1.安乃近
安乃近是曾经的「退烧之王」,在所有的退烧药中,它退烧最快而且价格还便宜。
但是,安乃近有个巨大的缺点,就是不良反应又多又严重。包括引发白细胞减少,肾功能损伤,急性造血功能停滞,致命性粒细胞减少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荨麻疹,剥脱性皮炎,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等一大串副作用。(包括成人也不推荐用!)
2.尼美舒利
尼美舒利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可用于慢性关节炎(如骨关节炎等)的疼痛,手术喝急性创伤后的疼痛,原发性痛经的症状治疗。但同时也有一定的解热作用,所以早期也用于退烧。
不过近年来,全球已发生多起与尼美舒利有关的重度肝脏损害的不良反应报道,所以目前此药已禁止作为退烧药使用。
而且早在年,我国食品药品监管局就曾下发了一条《关于加强尼美舒利口服制剂使用管理的通知》。该通知规定:根据尼美舒利口服制剂不良反应检测报告,决定采取进一步措施加强尼美舒利口服制剂使用管理,调整尼美舒利临床使用,明确尼美舒利禁止用于12岁以下儿童。
即使成人使用,也应该至少一种其他抗炎药治疗失败的情况下使用,且仅限于治疗慢性关节炎的疼痛,手术和急性创伤后疼痛,原发性痛经等疾病。
3.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也叫乙酰水杨酸,是一种历史悠久且价格便宜的解热镇痛药,诞生于年,用于治感冒、发热、头痛、牙痛、关节痛、风湿病,还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塞、脑血栓形成,堪称「万灵药」。
医学研究表明,若儿童患流行性感冒、水痘等急性病毒感染且有发热时,用阿司匹林有引起「急性脑病合并内脏脂肪变性综合征」的危险,此病又称瑞氏综合征,多见于4个月-5岁的儿童。
儿童阿司匹林服用者比未服用者的发病率高出25倍,且与服用剂量关系不大,服用时间越长、年龄越小,越容易引发这种病。患儿可表现出过度疲劳、异常兴奋、频繁呕吐、体温升高和肝功能异常等症状,死亡率达30%。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主张,急性呼吸道感染引起发热的儿童不能用阿司匹林,以免引起瑞氏综合征。
而我国制订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治疗方案」中有过告诫:对发热儿童禁用阿司匹林。
对宝儿童安全的退烧药有2种:
对乙酰氨基酚
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
代表药有泰诺林、扑热息痛、必理通、小儿百服宁等。
它是常用的儿童退烧药,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儿童和成人。其退烧强度与阿司匹林相当(起效较快)但不良反应小,对胃肠刺激轻微,不影响血液凝固性,也不会引发瑞氏综合征,已被世界各国广泛推荐和使用。该药目前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儿童高热首选药。
注:
该药使用不当的话会损伤肝脏,因为该药经肝代谢,代谢产物中有极少量对肝细胞有毒性的羟化物,太小的儿童肝脏解毒功能不全,应警惕会造成肝损害,所以服用该药前一定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或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布洛芬
代表药是美林和芬必得。
布洛芬具有不良反应少、胃肠刺激轻的优点,对血象及肾功能的影响亦较小,退热作用更为持久。平均控制退热时间为5小时左右。对于39℃以上的高热,布洛芬的退热效果比对乙酰氨基酚好。一般用于6个月以上高烧难退的儿童,6个月以下的儿童要慎用。
不过,布洛芬的作用排序是消炎、镇痛、解热。因此,它的首要作用是消炎而不是退烧。所以,即便儿童到了可以服用布洛芬的月龄,家长也应严格按照儿童体重精确计算剂量。
儿童用药十大误区
1、果汁服药
用果汁送服药物,或吃药后立即喝果汁或吃水果,果酸会中和碱性药物,或使药物提前分解,降低药效。
2、喂药加糖
糖能抑制某些药物的药效,干扰矿物质和维生素在肠道的消化吸收。再者,糖能与某些中药中的蛋白质、鞣酸等成分起化学反应,产生有害物质。
3、剥去溶衣
外包溶衣的药物一般对胃有刺激或易被胃液分解破坏,如剥去溶衣或压碎服用,易产生不良反应。
4、强行灌药
用筷子撑开嘴巴,或捏着鼻子,在儿童的哭闹声中强行灌药,易使药物呛入气管,轻则引起呼吸道肺部发炎,重则堵塞呼吸道而造成窒息危险。
5、静睡喂药
儿童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受外来刺激时适应性调整能力差。如果趁其睡眠时喂药,药液突然刺激舌、喉等部位的神经,可反射引起喉部痉挛。
6、服成人药
有些家长觉得成人药药效强,为使儿童尽早痊愈而用成人药物喂儿童,是很错误的。比如治腹泻时用诺氟沙星胶囊(氟哌酸),此药对儿童肾脏有损伤;又如成人复方新诺明片,儿童长期服用会严重毒害其肾脏,还可诱发贫血症等。
7、服药过量
有的家长急于求成,给儿童服药时擅自加大剂量,这样会引起儿童脏器中毒。如镇痛类药物服用过量,会伤及肝脏(中毒性肝炎)。
8、滥用退烧药
发热是人体必要的保护机制。有些年轻的妈妈一见孩子发热,就给孩子吃退热药。这样做很容易掩盖症状,使疾病难以诊断。
9、滥用维生素
维生素在儿童的生长发育中确实起着重要作用,但不可盲目地认为多多益善。不少药用维生素有一定的不良作用,甚至毒性反应,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用量过大或过久可能造成体内蓄积而中毒。
10、滥用抗生素
流行病学调查证明,90%以上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上呼吸道感染用抗生素是不合适的。而且长期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会对孩子听神经造成影响,引起眩晕、耳鸣,甚至耳聋;长期使用氯霉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孩子不是你的缩小版,儿童要用儿童药!
否则,后患无穷。如果你不清楚这些儿童用药常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一定遵循医嘱!
写完心情好沉痛,愿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本文内容来自「知乎」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知乎热门文章
成年人有哪些体检项目一定不能落下?
50条婚姻法的小常识,你应该知道
被大家年愿望里的脑洞震惊了
认真的知乎君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