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性疾病

黑芝麻能治白癫风吗 http://pf.39.net/bdfyy/bdfyc/200726/8068377.html
盆腔炎性疾病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俗称“盆腔炎”,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周围脓肿、盆腔腹膜炎。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多个部位,以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最常见,若盆腔炎性疾病不能及时处理、彻底治疗,可导致不孕、宫外孕、慢性盆腔痛及炎症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妇女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

病原体特点:

盆腔炎性疾病的病原体有外源性及内源性两个来源,两种病原体可单独存在,但多为混合感染。外源性病原体主要为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如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其他有支原体,包括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及解脲支原体。内源性病原体来自于阴道内的微生物群,包括需氧菌及厌氧菌,以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多见。

症状:

可因炎症轻重及范围大小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常见症状为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腹痛为持续性,活动或性生活后加重,若病情严重可出现发热、头痛、食欲减退等。患者体征亦差异较大,轻者无明显异常发现,或在妇科检查时仅发现宫颈举痛或宫体压痛或附件区压痛,严重病例呈急性面容,体温升高,心率加快,下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甚至出现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诊断:

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可做出初步诊断。由于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临床诊断准确性不高,由于临床正确诊断盆腔炎性疾病比较困难,而延误诊断又导致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发生,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推荐诊断标准,对年轻女性腹痛或有异常阴道分泌物或不规则阴道流血,对可疑患者做进一步评价,及时治疗,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盆腔炎性疾病诊断的最低标准:宫颈举痛或子宫压痛或附件区压痛。最低诊断标准提示在性活跃期的女性或者具有性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若出现了下腹痛,可排除其他引起下腹痛的原因,妇科检查符合最低诊断标准,即可给予经验性抗生素治疗。

盆腔炎性疾病诊断的附加标准:增加诊断的特异性,多数盆腔炎性疾病患者可有宫颈黏液脓性分泌物,或阴道分泌物见到大量白细胞。

盆腔炎性疾病诊断的特异标准:基本可明确诊断,但特异标准多为有创检查或费用较高,如腹腔镜,故特异标准仅适用于有选择的病例。

治疗:

主要为抗生素药物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抗生素治疗可清除病原体,改善症状及体征,减少后遗症。经恰当的抗生素积极治疗,绝大多数盆腔炎性疾病能彻底治愈,在盆腔炎性疾病诊断48小时内及时用药能明显降低后遗症的发生。手术治疗主要用于抗生素控制不满意的输卵管卵巢脓肿或盆腔脓肿者。

随访:

对于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72小时内临床症状应改善,若此期间症状无改善,需进一步检查,重新评估,必要时腹腔镜或手术探查,对沙眼衣原体或淋病奈瑟菌感染者,在治疗后4-6周复查病原体。

预防:

1.注意性生活卫生,减少性传播疾病;

2.及时治疗下生殖道感染;

3.公共卫生教育,提高公众对生殖道感染的认识及预防感染的重要性;

4.严格掌握妇科手术指征,做好术前准备,注意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5.及时治疗盆腔炎性疾病,防止后遗症发生。如果炎症未得到及时、有效控制,将发生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以后再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ww.com/wadzz/12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