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昭重磅新话题虚弱者避祸之十二贫血人

我曾到院内某科室会诊病人,一位年青医生问我:陈主,肝炎病人使用了干扰素后会不会出现脑血管意外。我听他话中有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就问他怎么回事,有什么特殊病例赶快讲给我听(我这人就有这嗜好)。这位年青医生告诉我,前不久有位年青的乙肝病人使用干扰素治疗,但不久病人出现脑中风。按理说这么年青的人出现中风很少的,这青年除了乙肝又没有什么病,他就想问我会不会与打干扰素有关系。我一时也难于回答他,因为确实也没有碰到这样的病例,不过我很高兴说,这病例很好,我肯定会很深刻记得的。因为很多疾病确实不会按医生的思维来生病,但医生有责任把这些病例收集起来,对以后类似病例就有帮助了,你说是吗?

在感染科,很多病人由于慢性疾病的折磨,很容易出现贫血。我们临床最常见的方法就是立即给予补充铁剂。根据我们的惯性思维,血色素是携带氧气的重要因素,如果血色素下降(贫血)就是严重疾病了。所以贫血病人补充铁剂(很多病人由于缺铁引起贫血)被视为天经地义。但我可以告诉你,补充铁剂不一定是正确的,你会跳起来吗?

贫血的问题一直是很奇葩的,为什么会有很多人得贫血呢?在生活物质缺乏的年代还说得过去,但现在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的人得贫血呢?难道是因为缺铁吗?

很多疾病并不会按照医生的书本或者医生的思维生病的,所以有的病人总有奇形怪状的症状,有这些不确定性并不奇怪;而且比美国竞选总统还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当我们对一些疾病的认识毫无把握时,我们可以穿越时空,看看我们的前辈积累的经验,可能对我们有所帮助。在很多书籍中记载了贫血,或者抑制我们人体内铁的使用有利于人体抵抗外来细菌的感染。只是由于我们平时的惯性思维就是贫血肯定是坏事,所以碰到这情况总是拼命补铁,反而画蛇添足。

约翰·默里医生和他的妻子曾经在索马里难民营工作,他们发现对很多难民而言,尽管普通存在贫血,各种病原菌包括疟疾、结核和布氏菌也无处不在,反复来袭,但是在这些难民身上却很少能看到感染的征象。起初,在患者诊断出贫血后,默里医生就给他们补充铁剂来治疗,但很快患者遭受感染成为棘手问题,这些接受铁剂治疗的患者反而感染率直线飙升。由此而推断索马里难民对感染减少的原因,贫血或许是他们的防御途经之一。

还有一个例子,30年前新西兰医生会给当地土著人(毛利人)的婴儿常规补充铁元素。他们认为毛利人饮食欠佳,铁含量不足,因此婴儿容易贫血。但是结果事与愿违,毛利人的婴儿患败血症和脑膜炎的风险比其他婴儿高七倍。

在《病者生存》一书中,作者提出很多证据,证明铁元素过多导致感染,如在14世纪中期横扫欧洲的鼠疫,而缺铁(贫血)的人反而增加免疫力而保存下来。

在正常人群中,巨噬细胞含有大量的铁。许多病原菌,如结核杆菌都能利用巨噬细胞中的铁生存、繁衍,因此,当巨噬细胞吞噬了某些病原体以保护机体时,它同时也在不经意间将“特洛伊木马”赠予了病原菌,让它们变得更加强大。当然巨噬细胞中病原菌获取铁元素的能力不尽相同,这使得某些细胞内的感染能置人于死地,而另外一些却是自限性的。

血色病患者由于巨噬细胞中缺乏铁元素,它们除了能有效隔绝感染源,使其不再侵及身体其他区域外,还能将病原菌活活饿死。所以患血色病的人反而能抵抗感染就是这原因。

新的研究表明,缺乏铁的巨噬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真正的“李小龙”。人们将来自血色病患者和正常人的巨噬细胞放入不同的培养皿中,观察它们对同种细菌的杀伤能力。结果显示,来自于血色病患者的巨噬细胞将细菌一举歼灭,因为它们能限制细菌对铁元素的利用,所以比正常巨噬细胞具有更强的杀伤力。

我们发现吃母乳的新生儿比不吃的新生儿对以后的发育有很大关系,与其得到强大的免疫力有关系。为什么母乳喂养能减少婴儿感染的风险呢?这是因为母亲的乳液中含有乳铁蛋白这种能与铁元素结合的物质,它们能防止细菌摄取铁元素。

事实也证明了,乳铁蛋白有强大的抗菌能力。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是乳汁中一种重要的非血红素铁结合糖蛋白,中性粒细胞颗粒中具有杀菌活性的单体糖蛋白。其分子量为80kDa,主要由乳腺上皮细胞表达和分泌。年Sorensen等人在分离乳清蛋白时得到一种红色蛋白,Polis等人在分离Lp时也得到部分纯化的红色蛋白,但至年Groves用色谱得到纯的红色物质后,才确认这种红色物质是一种与铁结合的糖蛋白,称之为乳铁蛋白。乳铁蛋白不仅参与铁的转运,而且具有广谱抗菌、抗氧化、抗癌、调节免疫系统等强大生物功能。

所以你看,有些人一听到贫血,魂都几乎没有了。但你可能想象不到这情况或者是机体在调整抵御外界微生物所作出的无奈选择吧!

所以面对贫血,你都可以开怀大笑。

(下一篇:头痛头晕怎么办?请各位朋友耐心等待一个星期)

作者所有著作

医昭

你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ldnww.com/wadzz/11897.html